集群配置
ER集群配置
对于重视数据安全的企业而言,ER 集群是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它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ER 集群配置提供了图形化界面,支持轻松配置两节点 ER 集群并指定 ER 集群中参与同步的数据库对象,此外还支持解除集群关系恢复单实例功能,可以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集群体验服务,以便用户搭建测试环境并深入了解 ER 集群的特性和功能。
用户将要组成集群的各节点加入到资源中心的实例列表中构成节点池,并按需划分为组,通过集群配置选择相应的组实现集群拓扑的创建。集群拓扑创建成功后,构成集群的服务器列表可查看。下一步需要执行定义复制并使复制生效操作,确定集群间需要同步的数据库对象,完成集群的搭建与生效。需注意配置集群的前提是设置防火墙将数据库端口放开。配置ER的过程需要重启数据库实例,请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
新增集群
点击ER集群配置首页的【+ 新增】,给定集群名称,选择组,可以构建一个2节点全对等的集群拓扑:
- 集群的名称命名规则与主机名称命名规则保持一致且不能与已存在的集群名称相同,集群名可以唯一标识一个集群。
- 配置ER集群的组,组容量需为2,组内成员的安装类型需为典型,实例名不同且都是单实例。
确定要配置集群的组后,点击【是】,进入集群配置流程,过程中会执行一系列条件预检查和操作配置。
创建集群完成后,实现的是集群拓扑的搭建。要实现集群节点间数据同步还需要定义复制指定参与数据同步的数据库对象。如果实例中已有用户库和用户表可以选择【是】直接定义复制,也可以选择【稍后定义】;如果实例中没有用户库、用户表,需要选择【稍后定义】先创建用户库、用户表后再通过【修改复制】实现新增复制,详见“5.1.4.1 新增复制”。
集群成功建立会出现在集群配置首页列表中以供管理。
删除集群
通过ER集群配置首页操作栏的【删除】操作实现ER集群的解除,集群上定义的复制将被删除,集群的各节点恢复到各自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单机状态。 删除集群的前提为集群的当前状态为正常运行且已解除监控,否则删除报错。
移除集群
通过ER集群配置首页操作栏的【移除】操作实现解除对所选集群的管理,即不能再通过GEM对该集群实现复制的修改操作,且此行为不可逆。
修改集群
通过ER集群配置首页操作栏的【修改复制】功能可以实现对集群上定义的复制进行新增、删除、启停操作,使集群上的复制满足用户的需求。当需要修改已定义复制的表的表结构时,需要先将复制删除修改表结构后再重新定义复制。
新增复制
定义集群上的库级复制,即以库为单位定义集群中的哪个库下的用户表需要实现节点同步。
点击【+ 新增】,打开定义复制弹窗,定义复制页面展示字符集为zh_CN.utf8且日志模式为 buffered log 或 unbuffered log的用户库列表,工具会对用户库是否在两节点都存在和用户库下用户表的数量做简单的校验。用户选择需要参与复制的数据库:
可以定义复制的库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 用户库在两个实例节点都存在;
- 用户库日志模式为 buffered log 或 unbuffered log;
- 用户库的字符集需为zh_CN.utf8;
- 同名用户库下用户表在两节点保持一致,包括表数量及同名表的表结构;
- 参与复制的用户表需要有主键约束;
- 准备定义复制的用户库不能是已经定义有复制的用户库
点击【确定】,启动定义复制过程。定义复制包括复制定义和复制启动两步。
复制成功定义后为启动状态,表数据在节点间启动同步。如果复制定义失败,可以【下载日志】查看失败原因。
点击【确定】退出定义复制页面,定义成功的复制展示在复制列表中,复制名称为“r_dbname”:
启停复制
用户通过操作栏的【启动】或【停止】可以选择将集群中已定义的复制启动或者停止,来控制节点间数据库对象是否开启同步。修改集群时的启停也是整库的复制启停。支持批量启停复制。
删除复制
用户通过操作栏的【删除】功能可以将集群中已经定义的、不再需要的复制删除,被删除的复制不再显示在查看复制列表中。如需修改已定义复制的表的表结构,需先将该表所在的库级复制删除方可进行修改;或定义复制的库中有新增表且要将该表数据实现节点间同步,也需要删除已有复制后重新定义。